足球看盘入门教程/中国日本排球比赛/欧洲杯预选赛2022赛程/足球交易量最准统计网app

360°圖片 360°視頻 圖片庫 價格表
EN RU

世界 / Middle East / Jordan / 約旦 佩特拉古城

Use mouse or keyboard to control panorama
Settings
On start
Show hints
Sound on
Autorotate on
Control mode
Drag
Move
Projection
Normal
Architectural
Fisheye
Stereographic
Little planet
Tube view
INFO: krpano 1.20.5 (build 2020-03-05)
INFO: HTML5/Desktop - WebGL
INFO: Registered to: AirPano (old license)
CLOSE
LAYERS
HOTSPOTS
PANO

約旦 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衰退的榮耀

月光照亮了道路,比人行道上成排的路燈要亮得多。我走在一片寂靜之中,很難想象在拐角處等待著我的是什么。在通往死亡之城的路上,我經過他們的燭光洞穴,奇怪的圓頂狀巖石注視著我。這條小徑變成了一條狹窄的小路,兩旁是豎直的紅墻。月光無法照進這里,所以在昏暗的路燈下,我沿著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默默地走著,只能聽到陣陣暖風和蜥蜴沙沙作響的聲音。突然,我看見前面有一道亮光: 幾米開外,視野變得開闊,我走進一個點著蠟燭的廣場。廣場中央有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的人,他舉起雙臂,我聽到陣陣笛聲。他的音樂彌漫了整個空間,在巖石之間流淌,映射著黃紅色的墻壁,然后消失在滿是星光的無盡夜空之中。 一位阿拉伯人站在法老的寶庫前,這座宏偉的建筑讓整個建筑群都黯然失色。如果這座寶庫有墻的話,人們很容易將它誤認為是一座古希臘神廟,但寶庫里并沒有墻。寶庫的正面、柱子、門廊、雕像和通往黑暗內室的臺階都是直接在巖石上精確地雕刻出來的……數百支蠟燭照亮了廣場。似乎我(或許真的)成為了古代異教徒儀式中的一分子……

Petra, The Treasury

佩特拉……幾年前,我就是這樣第一次進入佩特拉古城的。

佩特拉是一座生活在,更確切地說是“曾經生活”在四維空間中的城市……可我的大腦并不愿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大多數令人驚嘆的不朽巖石城堡只是一座有著幾個世紀歷史的巨大跨國墓地的隨機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墓地常常可以屹立數千年。寺廟和其他宗教建筑本應能經久不衰,然而簡單的生活區卻最多只能服務一代或幾代人。

 

不,佩特拉本不是墓地。在巖石的深處,曾經住著大約兩萬人。那里有市場、桑拿、帶泳池的別墅、復雜的水管系統、劇院、政府大樓和參議院……只不過那個時候,時間、地震、風沙摧毀了一切,掩蓋了一切世俗之物……

Al Khazneh - The Treasury

一想到佩特拉,我總是想要再增加一個維度,這個維度將我帶入山的深處,因為傳統的幾何似乎不足以描述這些精心雕刻了幾個世紀的房間、洞穴、儲藏空間、祭壇和方尖碑

歷史之謎

就像通往祭祀圣地齊布·阿圖夫(山脊的貝都因名字)頂上巨大祭壇的石階一樣,這里的整個氛圍都充滿著時間的流動,像古代人類祭祀太陽神的血液一樣緩慢流動。

Petra

目前居住在約旦地區的阿拉伯人相當懷疑舊約是否是一份準確的歷史文獻,因此他們通常以“一個勤奮的納巴泰族阿拉伯部落”來開始他們的故事,這一部落于公元前六世紀定居在瓦迪穆薩(俗稱摩西谷),后來希臘人將這個名字改為“佩特拉”,意思是“巖石”或“山”。

 

納巴泰人財富的主要來源是從經過其領地的商隊中收取費用和關稅,以及沿途護衛他們的費用,其他收入來源還包括從鄰近部落收取的稅款以及搶劫活動。納巴泰人的影響從西奈擴展到大馬士革。這座繁榮國家的謠言吸引了羅馬的注意,但他們無法立即吞并佩特拉:周圍的山脈很好地保護了這座城市,而且保護城市唯一的入口(2-5米寬的峽谷,稱為錫克)相對容易,這個入口位于80米高的垂直天然墻之間。然而,在公元前106年,納巴泰人敗給了特拉揚皇帝,并被羅馬帝國吞并。

Petra at night

佩特拉在羅馬的統治下繁榮了兩個多世紀,但由于在紅海上發展海上航行,而最終失去了它的重要性。這時,羅馬人決定離開這座城市。拜占庭人在這個時期來到佩特拉,并將一些主要建筑改造成基督教圣殿。

阿拉伯人在公元七世紀的入侵并沒有對佩特拉的文化和歷史造成太大的影響。佩特拉最后一次被提及是在十七世紀的耶路撒冷王國時期,人們在主祭壇附近發現了十字軍城堡的遺跡。

從那時起,佩特拉幾乎從地球上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傳說:無數的納巴泰寶藏深埋在約旦山脈的死城中,嗜血的貝都因人保護著它們……

1812年,瑞士探險家約翰·路德維希·伯克哈特將佩特拉引入了西方世界。為了到達那里,他不得不學習阿拉伯語和《古蘭經》。伯克哈特看起來像個穆斯林,也許,這就是阿拉伯人同意帶他去巖石城的原因。在那里尋找向導是一個挑戰——根據貝都因人的傳說,每個人都對住在死亡之城的惡魔心生恐懼。最初,導游帶著這位探險家去亞倫的墓前祭祀。然而,當他們穿過狹窄的走廊,面對刻在巖石上40米高的寶庫時,伯克哈特意識到他們正身處在傳說中的佩特拉。他欣賞著宏偉的建筑,激動不已,但還好他的足智多謀使他從向導手中死里逃生

巖石城  雕刻之城…

參觀佩特拉的人都會同意這樣一種觀點:一天就足以愛上和仰慕這座城市,但即使是三天,也不足以走遍這座城市的道路,也不足以看完從寶庫到山頂上的修道院(阿德代爾)之間的所有建筑。納巴泰人在佩特拉留下了800多座他們自己雕刻的建筑遺跡,其他的歷史時期所留存的就更多了。

The Carved City

佩特拉的入口穿過錫克——一個黑暗蜿蜒的狹窄峽谷,其中一面墻上刻著一條長達一公里的人造河道,這條河道是從摩西泉到佩特拉的水路。古代建筑師建造了一套精密的水壩、蓄水池和輸水管道系統來控制沙漠氣候中的水位。城市廣場上有噴泉,貴族納巴泰人(以及后來的羅馬人)在私人游泳池旁享受日光浴,現代考古學家在佩特拉發現了這座泳池遺跡……在約旦熾熱的陽光下,看著毫無生氣的巖石,所有這些奢華都是無法想象的。

 

小小的馬車和游客們匆匆而過,但我更喜歡慢慢走近金庫卡茲尼神殿。首先,這座佩特拉最精致、最美麗的建筑正面穿過山壁,然后一公尺一公尺地展現出它全部的光輝。

Al Khazneh - The Treasury

值得一提的是,古跡的名稱不一定能傳達其建造的真實目的。由于納巴泰人沒有留下詳細的城市地圖,阿拉伯人只能根據神話、外貌和猜測來命名地點。例如,這座寶庫是根據一位古代法老的賞金傳說而命名的:這筆賞金如此豐厚沉重,以至于他的軍隊向東方的前進速度減緩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將大部分的財寶藏在山上……人們可以看到在塔頂的盆地表面有著數不清的彈孔——當地的貝都因人認為這是隱藏財富的地方,并試圖砸開盆地,希望得到流淌的黃金……

 

在柱子的后面,有幾扇通向內部區域的門。據說,這些小房間是納巴泰亞國王阿雷塔斯四世·費洛帕特里斯的陵墓。在他的統治期間,佩特拉達到了頂峰,在建筑設計等領域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古墓內部的外觀非常引人注目:砂巖的顏色從白色到栗色,仿佛是大自然所賦予的。這座建筑的正面(寬30米,高43米)是用堅硬的巖石雕刻而成的,并裝飾著納巴泰眾神的雕像。從金庫可以俯瞰主廣場,其主要焦點是通往城市的狹窄入口錫克。除了玫瑰紅色的山墻,別的什么也看不見,所以感覺佩特拉只是由金庫組成。然而,在建筑物的側面,有一條人行道突然在拐角處打開,成為了一條通往古城中心的寬闊道路,道路兩旁的石頭上雕刻著精美絕倫的歷史古跡。

Street of Facades, Petra

據說,“立面街”是在亞述時期創建的,佩特拉的建筑師在他們的作品中融入了許多東方的設計元素。 這條路將我們帶到一座在山上雕刻而成的巨大圓形劇場。 我們無法計算其確切的座位數,因此,不同的旅行指南說總共有三千到七千個座位。最初,納巴泰人建造這座劇院是為了他們的宗教儀式。后來,羅馬人在盛大演出中將其擴建,以容納幾乎一半的城市。

 

巖石結構的用途尚不清楚。大多數以前的墳墓后來被用作住所和寺廟。我們甚至都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墳墓!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對佩特拉的描述中,我會使用現代約旦的通用術語。

Tombs of Petra

從圓形劇場出發,有幾條道路呈扇形散開,每條道路都通向它們各自的時期。如果您向右轉,會發現自己身處在“皇家陵墓”建筑群。往西走,您會看到杜沙拉神廟的遺跡,這是供奉納巴泰人的男性主神的,可能是這座城市里唯一一座獨立的大型建筑。

然后,這條小路通向狹窄的峽谷,峽谷中有800級陡峭的臺階,直達佩特拉最大的建筑修道院——阿德代爾修道院。

我們不得不雇幾頭驢子上峽谷。然而,如果是一位經驗豐富、吃苦耐勞的旅行者,是可以徒步走這條路的。

 

盡管阿德代爾的設計沒有那么精致,也沒有雕像,但與金庫相比,它要寬得多。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拜占庭時期,這座建筑曾是基督教教堂,因此得名阿德代爾修道院。人們可以爬上巖石到達最頂端的甕。這是一處很棒的地方,可以欣賞納巴泰的石工建筑,也可以欣賞摩西山谷的壯麗景色。離開這個地方的唯一途徑就是往下走……

Ad Deir monastery, Petra

從修道院往遠處看,皇家陵墓與賈巴爾·哈倫(“亞倫山”)相比顯得相當小,而亞倫山實際上是彎曲的。最偏遠的陵墓可追溯到公元前126年,這是佩特拉唯一具有真實名稱的墳墓:它是為阿拉伯省的羅馬總督塞克斯提烏斯·弗洛倫蒂諾建造的。從這座墳墓沿著國王之墻走向圓形劇場時,您會看到皇宮陵墓,其外觀類似于羅馬神廟。科林斯墳墓看起來像國庫,但由于時間和地震嚴重受損。還有絲綢之墓,它相比于其他墳墓來說相對較小。黃色、紅色和灰色的砂巖像一條美麗的絲綢毯子,覆蓋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墻壁。附近的金塔墳墓與金庫和修道院一樣高。多層次的拱形基座、交錯的樓梯間和側廊通向金塔墓的頂部,在那里,人們可以在巨大入口后的一間大房間(17 x 19米)的陰涼處躲避烈日。

對于那些讀完整篇文章的人來說,這里還有一個額外的建議——來到約旦,一定要在死海邊呆上一天,在瓦迪拉姆沙漠欣賞日落,在紅海邊放松幾天,但要確保把剩下的時間都花在巖石城的街道上!

 

我們要衷心感謝一位出色的攝影師 Ildar Yambikov,他幫助我們獲得了許可證,并在我們佩特拉的攝影考察之旅中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支持。

AirPano團隊還要感謝:

    Dorofeyev先生,聯邦機構“俄羅斯僑民與國際人道主義合作事務署”代表辦公處主任;

    Zaichikov先生,聯邦機構“俄羅斯僑民與國際人道主義合作事務署”代表辦公處代理主任;

    Soukhov先生,俄羅斯科學與文化中心信息與分析部負責人

 

為我們提供必要的文件、熱情的歡迎和住宿。

 Dmitry Moiseenko 和 Stanislav Sedov 拍攝和編輯

 2022311

閱讀更多

360°視頻